客服人,除了自己,你谁都不欠
来源: 时间:2025-03-27

我是呼叫中心的一名内训师,我讲授最多的课程是投诉处理技巧。每次培训,不管从哪个维度切入投诉主题,我总会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


我告诉我的团队:我们干的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工作,所以被客户骂几句、吵几句,没关系、无所谓、不至于;我告诉我的伙伴:我们要有同理心,投诉客户本质上都很无助、他们外在表现得很强硬,不过是因为内心害怕,他们害怕公司不重视、害怕被欺骗,所以浑身带刺;更甚之,我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们说:伙伴们,瞧,你们平均年龄已经35.7岁了,这个年纪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多少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录用标准都是35周岁以下,你们已经到了辞职后,就不好找正规工作的年纪。


他们在台下,或点头,或恐慌,或只是无奈、尴尬地笑。台上的我有点欣欣然,课堂氛围不错,挺好,目的达成。但回过头扪心自问,难道就没有一点道德绑架的意思?我无从得知,更不敢细想。

关于服务,我想我一直是苛刻的。在我的认知里,作为一名合格的客服代表,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是必备的,也是最基本的素养。


无论生活中的性情如何,戴上耳麦进入工作状态的那一刹那,就必须收起你的小性格,做一只情绪稳定的卡皮巴拉。


不仅如此,我时常要求他们不仅要表现得很稳定,每一门课程讲授,我都在努力引导,试图让他们潜移默化、发自内心认同我的观点,无条件理解客户,如同被驯化的狐狸,电话中不掺杂个人的喜怒哀乐。当我还在因课程效果达成沾沾自喜、因某次卑微服务而自我感动时,2025年3月4日的一通投诉电话打破了我的幻觉,让我彻底破防。


大概晚上六点多钟,我正在绞尽脑汁地策划季度生日会方案,值班组长跑过来告诉我:客服小A刚挂了一通长电话,正在工位失控大哭。小A入司已三年有余,在投诉专岗也历练快一年之久,为何还如此不淡定?看来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考虑到小A是位孕妈妈,担心她出事,我还是停下手中工作,起身走了过去。我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怎么了,谁让我们的美妞这么委屈?快抹抹泪,咱都要当妈的人了,坏情绪可是会传染给小宝贝的。”我话音刚落,她哭得反倒更伤心了。我示意值班组长走过来,先把她带到休息室缓缓,因为怕上通电话还有遗留任务没有受理,我开始调听她的录音。


“MD”是的,你没看错,录音听完,我在心里咆哮而出的只有这两个字。我不会骂人,从学生时代到毕业上班,一直如此,我骂得最重的话就是“你是猪啊”,但这一次,我居然想脱口而出一句脏话。这些词汇一直是我词典里的服务红线,是绝对不能出现、被明文禁止的会客禁词。然而那一刻,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统统抛在脑后,我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浑身都在颤抖。


客户叫什么,是哪里人,因什么原因投诉,我不想赘述。作为一名客服人员,出于职业道德,我知道我有义务保护他的信息安全权。当客户对公司给出的处理方案不满意,在反复沟通无果时,使用了世界上最恶毒的语言,冲电话这端的客服怒吼:“我告诉你,我今天就骂你了,怎么着?今天不解决,这事没完!你敢挂电话吗!你挂个试试,要是挂我电话,我就诅咒你父母出门被撞死,诅咒你生的孩子没**,诅咒你全家都是脑残、智障!”他还骂了很多很久,但我想压垮客服最后一根稻草的,一定是对孩子的诅咒。


她是一位准妈妈,怀孕初期,她因为怕辐射,小心翼翼穿着防辐射服。她不敢奔跑,不敢乱吃东西,初次做妈妈的她一定对这个宝贝充满着祝福和憧憬。而现在,却无端被一个陌生人恶语相向。


整通电话里,她没有改变语速、语调,也没有爆发,没有回怼,纵使崩溃,她也选择电话正常挂断之后。她是一位优秀的员工,一定认真听了公司的内训课,知道对客户要宽容、理解、礼貌、耐心,可抛开公司立场,那一刻,我甚至希望她当时能就在电话里,哭给客户听。


在大众的心中,客户相对于企业,总是弱势群体。但他们似乎忘了,每一位客服一样是个体,一样有血有肉有鲜活的灵魂。


她,或许刚刚大学毕业,她误以为只要业务好、服务好,就能得到客户同等的回馈;她,或许是一位妈妈,倒班制的工作让她无法送娃上学,陪娃写作业,她把所有对孩子般的细腻给了客户;她,或许刚买房,父母身体又不好,她需要攒钱,担子很重,所以上班的八小时,她谨小慎微,害怕出错,精神状态不得不时刻紧绷着;她,或许因为长久从事客服工作,颈椎腰椎都在冒“红灯”;她,或许因为抵抗力下降,是不是会感冒发烧,每次生病,还要忍受着疼痛沙哑的嗓子带病工作,因为她不敢请假,纵使知道自己并没那么重要,但当日若是少了她这条线路,将意味着很多客户进不了线,问题得不到解决,很多指标可能会随之下降。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公认的属于消费者的节日,这个时刻更要求千万客服人谨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但消费者们可不可以给客服人相应的尊重呢?


今年“3·15”培训,为了给客服人一点空间,让他们充分抒发和释放自我压力,我们在课程中设置了角色互换的游戏:让客服人反串客户,可以尽情发飙、狂躁和无理,想多豪横都可以。然而,真实的演练中,我的小伙伴只会用甜美的声音说:“请问你们公司几天给我联系?我现在非常生气,麻烦你们尽快处理一下。让你们领导过来接,我知道你也没啥权限,我不想为难你。”用最嗲的声音,装腔作势说着最狠的话,演到最后,连自己都笑了。伙伴说:“抱歉,老师,我真的发不起来火。” 


长期的职业素养训练,大概早已磨平了他们的锋芒和棱角,造就了他们的温润、平和、坚韧和隐忍的性格。

难道你忘了吗?在客服的身份之外,你还是儿女,是父母,是员工,是同伴。24小时客服,生物钟紊乱;节假日值班,不能看望父母;年龄增大、职业病增多,一个手机屏也放不完的体检异常结果;朋友聚会,断然拒绝,生怕业务高峰期,需要你加班支援……你常觉得亏欠客户、亏欠家人、亏欠好友,亏欠与你交互过的爱你的人,但你真正有所亏欠的,其实只有你自己。


2025年央视春晚,王菲在《世界赠予我的》中唱道:停一停、等一等、别匆匆。作为一名客服人,这种状态总让我觉得遥远、羡慕,甚至成了一种不敢想的奢望。


因为长期以来“跑一跑,追一追,赶一赶”才是我们的常态。又是一年一度的“3·15”,而这一次,我想呼吁最敬爱的客户,你尝试过一天8个小时甚至更久,不间断地讲话吗?你见到过高峰期就餐、喝水、去趟洗手间都要报备排队吗?你感受过上一秒刚挂完一通长达三小时的电话,下一秒又被客户骂得劈头盖脸的体验吗?


下一次,当您致电客服电话,如果没有天大的事,咱可否缓一缓、静一静、想一想、别着急呢?


3月5日,早上我惯常上班,那个前一晚被客户气哭的孕妈小A,拿着一个苹果来找我,不好意思地向我致歉。她觉得昨晚自己很失态,不理性的行为耽误了值班组长工作不说,还害我们都为她担心。她说,后来想了想,发现自己挺傻,也挺可笑的。客户又怎么会知道她是孕妇,人在情绪激动时说话都不过脑,自己未免太过敏感,一定是怀孕后激素水平增高导致的,看来,以后还是要多向团队优秀者学习才行。


习惯性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总是对客户报以最大的善意,这便是客服人。


我顺手接过她递来的苹果,外表光滑细腻,色泽鲜艳如火,果香味扑面而来。后来,我看着她脚步轻盈地回到位置上,戴上耳麦,像往常一样嘴角微微上扬:“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值此契机,我想对所有客服人说:请抱一抱,那个不管受过多少委屈,依然绽放笑颜的自己;请抱一抱,面对无人知晓孤独时的自己;请抱一抱,拥有难以言说酸楚时的自己;请抱一抱,一个人咬牙前行时坚强的自己;请抱一抱,每一次自我疗愈时破釜沉舟的自己;请抱一抱,纵使身后空无一人,依旧笃定自信的自己。


希望你轻轻放下忧虑,暖暖拥抱自己,我亲爱的客服人,相信我,除了自己,你谁都不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