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质检需要具备哪些思维模式?
来源: 时间:2024-05-06
讨论任何一个案例,绝大部分的质检员仅仅会从员工身上看到问题,把员工从业务到技巧,从服务意识到工作态度方面的问题都看的很透彻,但是除此之外呢,没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质检员的耳朵被限定在了录音上面。 

这种限定是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一个是工作性质导致,一个是被考核引导。

质检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听录音,哪里错了扣分,听下一个或者是辅导员工,然后再听下一个。

这样的方式自然将质检员所有的目光都定在了员工的身上。他们无暇顾及,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员工背后的其他问题。

毕竟那些问题不需要打分。发现了没有什么好处,不发现也没有更多的坏处。 

不是质检员想这样,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质检员考核的问题。质检员考核占比最大的指标就是监听的数量。为了完成监听数量,保证自己的业绩不扣分,只能快速的打分。即便考核了发现价值信息的数量,毕竟也不是考核的重点。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自然是要先改变考核方式。

1、质检员为了打分所花费的时间不要超过每天工作时间的70,也即,听录音、打分,辅导员工总体的时间加起来,对于8小时工作制来说不要超过5.6个小时。这样质检员就不需要为了赶听录音而忽视了其他的问题了。 

但可惜的是,我见过的最残酷的对于质检员的考核标准是,每天要听完8个小时的录音。

也就是说活,质检员每天监听录音的数量要达到八小时,加上打分和反复听、写评语的时间,估计质检员只能住公司了吧?

那么,有人会认为,我给他们时间了,他们就用来聊天了,怎么办?

那就涉及到第二个考核制度了。 

2、质检员的绩效评定更多的不是看打分的准确性,而是看发现价值问题的数量。 

不过,质检员需要的素质是能够坐得住,性格比较沉稳的人。但是发现问题往往需要的是比较跳跃或者活跃的思维,两者多少有些矛盾。对于一部分确实不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培训到位,过重的考核价值问题的发现会感觉压力比较大。 

那么这一点可以设置为加分项。也即,如果有质检员发现的问题比较多,并且问题的质量很好,那就可以加分。

很多思维容易被长期做的事情所固化。 

质检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靠着规则来行事的工作,很容易养成他们的固定化的思维,一旦有其他的想法进来会被自动的屏蔽或者排除掉。

心理学也叫作习得性无助。当我们努力过几次发现没用,人自然就不努力了。

当我们提交的建议,一次次的被驳回来,或者是发现我的工作总结报告上的,一直都躺在那里的时候,人自然就不想再说了。

沉默的人往往都是因为说出去的话因为没人理而变凉的。 

质检员也是员工,他们的热情也需要被看见,被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