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增值服务中,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服务外包和信息不对称如何决策
来源: 时间:2023-02-24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价值链的某些业务交给外部专业企业来提供的商业活动。服务外包可以让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得以实现,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Li等对比研究了产品增值服务的承担方式对供应链的影响,包括制造商承担,零售商承担,制造商外包和零售商外包四种。服务是与产品不可分割的,服务成本高,并且服务水平影响需求。

当双方的服务成本相等时,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愿意自己承担服务或自己外包,因此服务渠道冲突产生。当服务成本不同时,如果服务成本对服务水平不太敏感,并且市场需求对服务水平更敏感,则零售商承担服务和服务外包的方式更好。实证研究进一步支持了研究结果。

Savaskan等研究了供应商产品再制造的旧产品回收方式选择问题。制造商可以选择自己回收,激励产品销售的零售商回收,或将产品回收外包给第三方。在分散控制的供应链中,将回收服务交给零售商对制造商最有利。可以设计合同将实现零售商的努力程度和供应链绩效维持在集中控制水平。

Kaya分别讨论了制造商利用外包和内部生产两种模式来提供昂贵的努力用以增加需求,提高利润的定价和努力决策。其中,需求是价格和努力水平的函数。在分散控制的供应链中,对线性合同、数量折扣合同、收入和成本分摊合同进行了比较,还进一步分析了各方权力的影响以及合同参数对绩效和最优值的影响。

Feng等研究了最优的外包合同形式对产能和质量成本的依赖,质量在文中被定义为一项工作成功完成的概率。研究发现,那些直接按产能和质量水平的外包合同,以及提供奖励或惩罚诱导服务提供方将产能和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外包合同,只有在当产能成本和质量成本的相关强度为正时才有较好的表现。对于外包商而言,激励合同总是比基于产能和质量水平的合同更好。

彭永涛等以服务性制造的服务外包行为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分不等式构建了拥有制造集成商、服务承包商及客户的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研究了制造商的生产和外包决策以及服务承包商的服务水平决策。代应等利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与电商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电商转化决策。第三方物流企业只会在为基础市场规模比较大且转型后市场份额比较大时,才会选择转型。此时,在线市场的需求增加,整个物流水平也得到提高。

信息不对称

在博弈过程中,如果一些玩家们拥有其他玩家所不了解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分布不均衡,产生不对称信息。在市场交易合同签订之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在交易合同签订之后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低效率,信息持有方会通过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因此,信息匮乏方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来降低损失。市场中,各部门、成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常态,相关的研究也十分丰富。

例如,Harris等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研究了公司内部资源分配问题,其中公司的不同部门经理拥有总部无法获得的生产信息。研究假设如果一个部门分配了更多的资源,则可以用较少的管理工作量产生相同的产出,但这种工作对管理者来说是昂贵的。总部无法观察到部门的管理工作量,因此不能推断部门的真实生产率。转移定价方案对总部是可取的。

Lai等分别在经销商成本信息对称和不对称的情况下,研究了供应链的生产决策和定价策略,并分析了经销商的成本信息对制造商最优决策的影响。经销商的不对称成本信息不会影响制造商直营渠道的价格。不对称信息有利于经销商而损害了制造商和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如果制造商的一次性支付能够补偿经销商公开信息的成本,经销商公开成本信息,制造商的收益得到改善。

Shang等探讨了在两个竞争制造和一个供应商的供应链中,零售商通过信息共享来获益的问题。零售商的信息共享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线性的生产成本、竞争强度以及能否通过合同来收取信息费。在没有信息合同的情况下,零售商在生产经济时有动机免费共享信息,而在生产不经济时不会信息共享。利用信息合同,零售商在生产不经济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选择共享信息。研究给出了零售商不共享信息的条件,并进一步说明零售商更喜欢顺序信息合同,而制造商则偏好同步信息合同。

在供应商拥有中断可能性的不透明信息的情况下,Yang等研究了买方的双重采购策略。多元化决策不仅需要考虑多方合作的固定成本,还应当考虑因供应链中断对潜在利益的影响。买方需要在多元化带来的好处和供应商竞争带来的好处之间权衡。

随着整个供应基础的可靠性下降,买方可能会在不对称信息下停止多元化,而在对称信息下不会。由于减少供应商的相互依存关系会增加买方的信息价值。因此,作者认为降低供应商中断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对了解供应商可靠性没有帮助。

Ye等研究了产能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公司如何利用生产过剩来传递产能信息从而降低未来的竞争强度。以古诺博弈为工具,作者证明了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的存在性依赖于公司的初始信念和产能水平。当需求在两个时期内增加时,产能高的公司有动机偏离其近视最优决策,以牺牲部分短期利润为代价来区分其类型,从而最大化两个时期的总利润。研究显示,产能信息不对称总是有利于产能低的公司。另外,没有对手产能信息的公司也可能从不对称信息中获益。

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Cachon和Lariviere研究了在一个制造商和一个供应商构成的供应链中,制造商拥有需求信息优势,并通过向供应商传递需求预测信息来影响供应商的生产决策。制造商有动机夸大需求预测,诱使供应商提高产能,而供应商可能不相信制造商的预测,从而导致了供应链绩效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文章提供了使制造商能够提供可信需求预测的合同。

Durango和Wagman在一个零售商和两个生产者组成的供应链中研究了其中一个生产者具有能力限制的私有信息时对应的混淆战略问题。研究发现混淆可以促成生产者合谋从而收取更高的批发价,这缓解了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的同时导致零售商利益受损。短期来看,在第一阶段消减产量可能会减少短期利润,但会导致第二阶段的利润增长。混淆战略受到成本和战略零售商公开产能的激励作用的限制。

王虹等研究了在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是私有信息的情况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问题。制造商直营渠道的销售价格不会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但是制造商的批发价和零售商的销售价格随着制造商对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的估计值的变化而改变。

Porteus和Whang以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利用报童模型,研究了在制造商产能有限及多产品生产的情况下,以协调单一制造商与多个营销部门为目的的不同激励计划。他们认为,一个最优的激励计划是:通过分包的形式,营销管理者先向制造经理支付一定的单位产能费用。相反,每个营销经理为获得产品的所有收益支付固定的特许经营费。

Bakshi等利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委托方拥有新产品的可靠性的信息优势时产生的结果,主要关注代理方的产品可靠性信号与库存投资的交互作用。揭示了基于资源的合同和基于绩效的合同在释放产品信号方面的差异。尤其是在库存信息不可证实的情况下,显示两个合同是不效率的,但运作方式却截然相反,基于资源的合同更注重库存节省,而基于绩效的合同更关注产品信号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