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来源: 时间:2023-02-16
一、服务外包

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服务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但很多人把服务外包简单理解为服务业的外包,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事实上,服务外包并非特指服务业的外包,而是服务环节的外包,服务环节既可以来自服务业也可以来自制造业。将服务外包狭义理解为服务业的外包,不利于充分理解服务外包的概念,也会脱离服务外包的发展实际。

将服务外包定义为业务重组,也就是将企业的部分生产或者服务业务,根据具体流程将其转移至其他承包企业进行外包生产的过程。将服务外包定义为承包企业在外部建立外包中心,以吸引优质员工或优质客户来开辟海外市场的行为,其目的是利用不同的比较优势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服务外包是利用外部的高级要素进行生产,以获得更高生产力的环节。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服务外包产生了在岸外包的新形式,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及其研究机构通过在本地建立分支机构以完成接包任务。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和一些机构从不同角度对服务外包进行了定义,但无论是那种定义方式,服务外包在生产环节中均表现为垂直专业化分工,并且是产业化分工进一步发展到产品内分工的表现结果。随着全球化分工的持续深入,学者们逐渐从国内服务外包转向国际服务外包。

事实上,目前国际服务外包作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深化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外包业务中服务产品交付时是否离开本国,服务外包可分为在岸服务外包和离岸服务外包。

如果企业在国内完成外包业务,那么就属于在岸服务外包。如果这种外包活动是通过国际转移完成的,那么就称为离岸服务外包。离岸服务外包和在岸服务外包都通过投入相似的中间品进行生产,但企业如果进行在岸服务外包,主要是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而进行离岸服务外包则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这两种外包类型在目的上具有较大的差异。

(一)服务外包发展的理论

(1)全球价值链理论。Porter率先提出价值链概念,并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生产经营、运输销售以及物流服务等定义为企业基础活动,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技术开发等定义为企业辅助活动,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共同组成了企业价值链活动。商品生产中的不同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分工,使得不同的企业或机构围绕这种商品的生产而纳入同一个生产网络中,从而提出了全球商品链。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球价值链取代了全球商品链这一概念。在全球化分工模式持续深入的当前,企业不再局限于所在国家或地区获取资源,所有的资源获取和竞争都已经扩大到世界范围内。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全球价值链进行如下定义:不同国家或地区将单一商品的全部生产环节或多产品的生产过程纳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中,这一过程由跨国企业主导,将产品在不同经济体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回收等环节联系在一起,并在不同的环节产生不同的分工收益和贸易利得。

企业将自己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业务转移至其它更具优势的企业,更加注重具备综合优势的生产或服务可以实现获利最大化和提高竞争实力,这是企业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的最佳路径。在外包活动已将扩展到全球范围的现实需要下,全球价值链理论无疑可以为国际服务外包提供重要的支撑力量。

(2)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一八一七年首次提出,该理论是对绝对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完善。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的描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以及由此造成的生产成本的差异。比较优势理论系统解释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可以进行贸易活动的经济现象,使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更加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

除了劳动生产率之外,各国之间的初始要素禀赋的差异也是国家间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分别发表的《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与《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系统阐述了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不同国家由于要素禀赋的差异,使得要素的相对价格产生不同,也由此造成了生产成本的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要素禀赋理论将禀赋差异作为理解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元素,也将传统模型中的单一要素扩展到两种及以上的要素,使得国际贸易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服务外包行为是比较优势理论运用在企业层面的体现。

由于不同企业内不同类型的资源、不同水平的价格,在其他条件满足要求时,将一些生产经营性活动分配到劳动力较为廉价的国家开展,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从而取得更为优势的利润。在利润最大化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驱使下,更多的企业会选择服务外包,以谋求更强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也成为国际服务外包开展的重要源泉。

(3)核心竞争力理论。Poter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企业为其顾客所带来的价值高低。从其他角度来看,也是企业如何通过优化自身的技术水平、管理效能等,进而获得更多客户的能力。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理论。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品牌设计、产品开发、技术升级、营销售后、运营管理、企业文化等领域具有的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可以帮助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增强获利水平的重要能力。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由于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企业的最优策略应当是集中优势资源于核心业务,而其他次要的业务则可以外包给其他的更具专业性的企业。这一理论为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价值链升级

多年来,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促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成功的发展经验是一个最好的例证。通过创造更有效率的生产过程,出口拉动型增长会产生更高的增加值、就业和收入,这个产生更高增加值的过程,通常被称作升级。“升级”这一概念来自于国际贸易理论,具体指企业由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转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

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升级”这一概念也拓展至价值链层面,即产品是在价值链内由多项生产过程组合生产出来的,在每个过程中都会创造出属于最终总价值的一部分,从而也产生了价值链升级这一概念。

具体来看,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或者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实现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从而获得更高的分工地位的过程,可以视为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升级。KaplinskyandMorris最早定义了全球价值链升级,认为升级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这些升级过程组成了价值链升级的全过程。其中,工艺升级意味着技术升级提高了商品的生产率;

产品升级体现了产品的单位价值得到提升;功能升级说明企业在建立品牌、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功能层面得到提升;链条升级是指在依靠技术进步,企业嵌入价值链生产环节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跃迁。

这一概念获得了众多学者的广泛认同,但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技术创新出现突破性进展时,升级的路线可能会出现跨级跃迁。在全球价值链升级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最容易从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提升入手,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生产率和产品单位价值,进而首先实现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

价值链的升级主要体现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上。国家或地区不再依附已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国际分工格局,着力在更高附加值和更高层级环节形成优势,以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主动地位,实现对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这一过程突出表现为价值增值能力的提升和控制能力的增强。国内研究多从市场主体贸易利益获取能力的提升、GVC嵌入位置的深化、GVC地位的攀升等市场表现方面度量GVC升级。

例如,市场主体贸易利益获取能力的提升代表着企业价值链升级。价值链升级的主要表现为一国或地区增值能力提升,以及对价值链整体控制主导能力的提升,其中前者重点体现为产品升级,后者体现为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

面对当前我国所实现的出口扩张中包含了大量的国外价值,贸易规模的扩大不能完全体现中国出口的真实利得和竞争实力的实际情况,出口国内附加值成为准确理解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又一可信标准,也成为价值链升级的重要衡量维度。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深化是价值链升级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