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人说 | “老”客服人的“新”客服力量
来源: 时间:2023-02-14
2009年11月,在好友的推荐下我走进呼叫中心,戴上耳麦、嘴角上扬,正式开启客服人的职业生涯。
从2009到2022年,从青葱年少到为人父母,从不经意的偶然,到努力之后的相守,不曾想在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岗位上,居然整整坚持了一个轮回。
身边常有人或好奇,或调侃:不就是个接电话的吗,怎么能干这么久?我不知道如何作答,甚至我也时常问自己,为什么踏入这个行业后,就再也没想过离开?
觉得自己不够好看,偶尔自卑;害怕与人正面交流,时常焦虑;性格胆小怯弱,不敢挑战销售工作;天生方向感又差,陌生地方总是迷路。敏感+社恐+路痴,给自我贴了这样的标签,自认为理性地完成了自画像的绘制后,我想我也许只能做一名售后客服,而且必须是电话客服。因为恰逢朋友的推荐,我便满心欢喜地去了。
我不喜欢安徒生的童话,他在《丑小鸭》中说过:如果你是一只天鹅,即使生在养鸭场也没有关系。
我是丑小鸭,并且不可能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但这并不影响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优秀的成绩,实现自我的价值。
我清醒地知道,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唯有加倍努力。两个月的新员工岗前培训中,公共课、理论课、实战课,课程紧凑、紧张有序;学产品、学业务、学系统、学话术,白天培训班听课,晚上和周末在家自习,热情不亚于备战高考;有跟岗、有模拟、有带教、有通关,理论与实战无缝衔接。
纵使如此,等真正上线后,还是应了那句话:一听就懂,一做就废。原来得到,并不等于做到。客户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咨询的问题跟模拟中的场景截然不同;嘴里说着话术,手里点着系统,脑袋里还在琢磨客户的问题怎么应对,遇到急脾气的客户再催促一下,整个人都慌乱了。
更要命的是,实习期间除了自己所在城市的客户外,其他地区客户的方言,仿佛都听不懂。“我今天真倒霉,接到的客户都很难缠”“我的电脑太卡顿,查询起来耽误时间”“这个知识点太冷门,可不能赖我”“我都解释无数遍了,他还不懂,这客户理解能力简直了……”
那时的我,内心充满了抱怨和逃避,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里说:我们逃避或者抱怨的主要原因,就是要让自己在比较之下,显得更为优秀。
上线初期的我,正是试图用这种“甩锅”的方式,减少负罪感,寻求内心的平衡。
直到我从培训班毕业,分到了小组,当个人指标会对团队产生影响时,我想我必须改变自己的状态。组长特意为我召开迎新会,还挑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绩优座席做我的师父,一对一为我做业务辅导;小组其他成员有事没事总找我聊天,给我讲述他们刚入司的囧事;组长陪我一起调听优秀录音,从中学习暖心话术;质检老师刻意多监听我录音,发现问题后及时给我“开小灶”。
我还要感谢没有轻言放弃的自己,深知业务尚不熟练,所以服务客户更耐心、更热情、更谨慎,也着实收获到好多客户的好评。入司后的第一份温暖和踏实,是团队伙伴给的。
为了助力员工快速成长,公司为员工制定了“升级打怪”成长地图。就这样,在伙伴的帮扶下,我平稳度过了试用期;上线两个月后,在公司组织的回炉培训中,业务技能和服务技巧得以进一步夯实;入司半年时参加了提升培训,对各项考核指标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努力的方向也更加明确;入司一年后,在摸爬滚打中我觉得已经可以完美胜任这个岗位,轻松应对各种疑难问题。
于是,初入职场时的新鲜感和服务热情渐渐消失。每天重复的话术,24小时客服面临的凌乱班次,客户刚张口说几个字,便能猜到他的问题,甚至预测到沟通的结果。这时的我,发现并不需要投入所有的心血,一样可以把事情完成。
人力资源的老师一定是火眼金睛,在我刚想有所懈怠和迷茫的时候,及时找到我,为我做职业规划,陪我做SWOT分析,挖掘自身优势和劣势,在与其他伙伴和其他岗位的对标中,不断寻找差距和核心竞争力,共同探讨职业发展方向。
至今还记得那个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倾泻进来,洒下一片暖。我作为老员工站在讲台上,给刚入职的新人,分享服务规范和沟通技巧。您捧着笔记本走进培训教室,安静地坐在后排。蓝色的衬衣、肯定的目光、浅浅的笑容,像极了紫云英的花语。
那是我第一次在您面前讲课,对于您意外地出现我居然毫无紧张感。我朝您微笑、点头、继续上课,而您完整地跟听了45分钟。课程结束后,您解释说碰巧路过教室,听到有人讲课,无意闯进来的。您并未对课程做任何评价,只是次日您喊住我,郑重对我说:做兼职讲师吧,会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入司后岗位的第一次转折,是您给的,画面太美好,多年后回想起来,我仍希望时间可以定格。
成为兼职讲师后,身份的转变于我而言是机会也是挑战。为提升授课能力,增加服务本领,我除了系统地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PPT、TTT等专业培训外,业余时间会主动去观看行业大咖的授课视频,也开始有意识地精读各类培训书籍。会为了研发一门课,做大量需求调研和案例收集,也会为了讲好一场公开课,反复预演和修正,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中,勇敢迈出崭新一步。
德国伟大作家歌德曾说:“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是的,我热爱和享受着一切跟培训相关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自始至终我并没有放弃客服身份,每日仍会花费一定时间接听客户电话,并申请加入咨诉团队,旨在接触更多疑难投诉,不断精进服务水平。
也正是得益于一线客服的经历,让我积累很多宝贵的案例,在课程研发时拥有更多素材,课堂设计时更加生动,培训效果也更加落地。
如今从事内训师已8年有余,每天不是在研发新课,就是在授课的路上。常心怀敬畏,敬畏岗位、敬畏课程、敬畏学员;常心怀感恩,感恩公司给予的平台,感恩身边愿意直言不讳,鞭策我前行的同仁。
在中心内部培训中,我开始理解一名新人在不同成长周期的心理变化,针对性地做出干预和引导。同时透过他们的服务水平,重新审视服务的价值,原来“完成”和“做好”是两码事。
在外部机构培训中,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对一线提供差异化的培训支持,助力业务发展。都说教学相长,在做培训师的那段时光,我的进步,更多时候是学员给的。
近些年来,整个行业面临着挑战,很多企业开启了转型升级之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还记得笔者所在的公司在启动长航行动时,领导在会议上一再强调长航行动的战略意义,要求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号召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成功完成转型续航。
说实话,我没有这样的高度,很难全面理解公司对于转型的决心和布局,对于自己的工作,我已经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即便公司有新的政策,我也无非照本宣科就是了。
但我相信相信的力量,“尊重自己,为自己的职涯负责”,这既是一句忠告,也是一种期望和鞭策。
作为公司一员,我深知,唯有从客户需求和行业初心出发,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践行“聚焦价值、聚焦队伍、聚焦赋能”理念,才能不仅仅做公司的传声筒,而是真切地给客户传递出公司的价值,一种有温度有人文关怀的价值。
有人说,长发飘飘、声音娇媚、不急不躁、温柔耐心、微笑起来两个甜甜的酒窝,这样的姑娘,才能满足人们对客服人所有的想象。
也有人说,作为客服,除了学习业务知识和沟通技巧外,还要会业务、会考试、会算账、会哄人;能受气、能抗压、能学习、能熬夜;懂沟通、懂情绪、懂人心、懂示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了,还要做万年“背锅侠”。
我也承认,在一个岗位工作久了,难免会有厌烦、懈怠或者敷衍的情绪,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归属和对服务价值的认同,我们终将是一个观望者,而我,想成为公司发展的亲历者,想成为行业服务的引领者,也相信所有客服人的努力,都最终会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诺亚方舟。这也许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梦想。
作为一名从业12年的“老”客服人,我时常告诉自己:生活虽然很沉闷,但是跑起来就会有风。相信只要心中有阳光,脚下必定有力量。
现在我也想告诉你:人生,就是一场自我与自我的较量。乐于分享、 敢于坚持、 勇于创新,“老”客服人,一样可以拥有“新”客服力量。
去年有一首火爆网络的歌曲,叫做《孤勇者》,每个人都有一种英雄情怀,我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成为孤勇的英雄,但是,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呢?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呢?
从2009到2022年,从青葱年少到为人父母,从不经意的偶然,到努力之后的相守,不曾想在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岗位上,居然整整坚持了一个轮回。
身边常有人或好奇,或调侃:不就是个接电话的吗,怎么能干这么久?我不知道如何作答,甚至我也时常问自己,为什么踏入这个行业后,就再也没想过离开?
觉得自己不够好看,偶尔自卑;害怕与人正面交流,时常焦虑;性格胆小怯弱,不敢挑战销售工作;天生方向感又差,陌生地方总是迷路。敏感+社恐+路痴,给自我贴了这样的标签,自认为理性地完成了自画像的绘制后,我想我也许只能做一名售后客服,而且必须是电话客服。因为恰逢朋友的推荐,我便满心欢喜地去了。
我不喜欢安徒生的童话,他在《丑小鸭》中说过:如果你是一只天鹅,即使生在养鸭场也没有关系。
我是丑小鸭,并且不可能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但这并不影响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优秀的成绩,实现自我的价值。
我清醒地知道,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唯有加倍努力。两个月的新员工岗前培训中,公共课、理论课、实战课,课程紧凑、紧张有序;学产品、学业务、学系统、学话术,白天培训班听课,晚上和周末在家自习,热情不亚于备战高考;有跟岗、有模拟、有带教、有通关,理论与实战无缝衔接。
纵使如此,等真正上线后,还是应了那句话:一听就懂,一做就废。原来得到,并不等于做到。客户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咨询的问题跟模拟中的场景截然不同;嘴里说着话术,手里点着系统,脑袋里还在琢磨客户的问题怎么应对,遇到急脾气的客户再催促一下,整个人都慌乱了。
更要命的是,实习期间除了自己所在城市的客户外,其他地区客户的方言,仿佛都听不懂。“我今天真倒霉,接到的客户都很难缠”“我的电脑太卡顿,查询起来耽误时间”“这个知识点太冷门,可不能赖我”“我都解释无数遍了,他还不懂,这客户理解能力简直了……”
那时的我,内心充满了抱怨和逃避,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里说:我们逃避或者抱怨的主要原因,就是要让自己在比较之下,显得更为优秀。
上线初期的我,正是试图用这种“甩锅”的方式,减少负罪感,寻求内心的平衡。
直到我从培训班毕业,分到了小组,当个人指标会对团队产生影响时,我想我必须改变自己的状态。组长特意为我召开迎新会,还挑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绩优座席做我的师父,一对一为我做业务辅导;小组其他成员有事没事总找我聊天,给我讲述他们刚入司的囧事;组长陪我一起调听优秀录音,从中学习暖心话术;质检老师刻意多监听我录音,发现问题后及时给我“开小灶”。
我还要感谢没有轻言放弃的自己,深知业务尚不熟练,所以服务客户更耐心、更热情、更谨慎,也着实收获到好多客户的好评。入司后的第一份温暖和踏实,是团队伙伴给的。
为了助力员工快速成长,公司为员工制定了“升级打怪”成长地图。就这样,在伙伴的帮扶下,我平稳度过了试用期;上线两个月后,在公司组织的回炉培训中,业务技能和服务技巧得以进一步夯实;入司半年时参加了提升培训,对各项考核指标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努力的方向也更加明确;入司一年后,在摸爬滚打中我觉得已经可以完美胜任这个岗位,轻松应对各种疑难问题。
于是,初入职场时的新鲜感和服务热情渐渐消失。每天重复的话术,24小时客服面临的凌乱班次,客户刚张口说几个字,便能猜到他的问题,甚至预测到沟通的结果。这时的我,发现并不需要投入所有的心血,一样可以把事情完成。
人力资源的老师一定是火眼金睛,在我刚想有所懈怠和迷茫的时候,及时找到我,为我做职业规划,陪我做SWOT分析,挖掘自身优势和劣势,在与其他伙伴和其他岗位的对标中,不断寻找差距和核心竞争力,共同探讨职业发展方向。
至今还记得那个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倾泻进来,洒下一片暖。我作为老员工站在讲台上,给刚入职的新人,分享服务规范和沟通技巧。您捧着笔记本走进培训教室,安静地坐在后排。蓝色的衬衣、肯定的目光、浅浅的笑容,像极了紫云英的花语。
那是我第一次在您面前讲课,对于您意外地出现我居然毫无紧张感。我朝您微笑、点头、继续上课,而您完整地跟听了45分钟。课程结束后,您解释说碰巧路过教室,听到有人讲课,无意闯进来的。您并未对课程做任何评价,只是次日您喊住我,郑重对我说:做兼职讲师吧,会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入司后岗位的第一次转折,是您给的,画面太美好,多年后回想起来,我仍希望时间可以定格。
成为兼职讲师后,身份的转变于我而言是机会也是挑战。为提升授课能力,增加服务本领,我除了系统地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PPT、TTT等专业培训外,业余时间会主动去观看行业大咖的授课视频,也开始有意识地精读各类培训书籍。会为了研发一门课,做大量需求调研和案例收集,也会为了讲好一场公开课,反复预演和修正,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中,勇敢迈出崭新一步。
德国伟大作家歌德曾说:“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是的,我热爱和享受着一切跟培训相关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自始至终我并没有放弃客服身份,每日仍会花费一定时间接听客户电话,并申请加入咨诉团队,旨在接触更多疑难投诉,不断精进服务水平。
也正是得益于一线客服的经历,让我积累很多宝贵的案例,在课程研发时拥有更多素材,课堂设计时更加生动,培训效果也更加落地。
如今从事内训师已8年有余,每天不是在研发新课,就是在授课的路上。常心怀敬畏,敬畏岗位、敬畏课程、敬畏学员;常心怀感恩,感恩公司给予的平台,感恩身边愿意直言不讳,鞭策我前行的同仁。
在中心内部培训中,我开始理解一名新人在不同成长周期的心理变化,针对性地做出干预和引导。同时透过他们的服务水平,重新审视服务的价值,原来“完成”和“做好”是两码事。
在外部机构培训中,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对一线提供差异化的培训支持,助力业务发展。都说教学相长,在做培训师的那段时光,我的进步,更多时候是学员给的。
近些年来,整个行业面临着挑战,很多企业开启了转型升级之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还记得笔者所在的公司在启动长航行动时,领导在会议上一再强调长航行动的战略意义,要求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号召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成功完成转型续航。
说实话,我没有这样的高度,很难全面理解公司对于转型的决心和布局,对于自己的工作,我已经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即便公司有新的政策,我也无非照本宣科就是了。
但我相信相信的力量,“尊重自己,为自己的职涯负责”,这既是一句忠告,也是一种期望和鞭策。
作为公司一员,我深知,唯有从客户需求和行业初心出发,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践行“聚焦价值、聚焦队伍、聚焦赋能”理念,才能不仅仅做公司的传声筒,而是真切地给客户传递出公司的价值,一种有温度有人文关怀的价值。
有人说,长发飘飘、声音娇媚、不急不躁、温柔耐心、微笑起来两个甜甜的酒窝,这样的姑娘,才能满足人们对客服人所有的想象。
也有人说,作为客服,除了学习业务知识和沟通技巧外,还要会业务、会考试、会算账、会哄人;能受气、能抗压、能学习、能熬夜;懂沟通、懂情绪、懂人心、懂示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了,还要做万年“背锅侠”。
我也承认,在一个岗位工作久了,难免会有厌烦、懈怠或者敷衍的情绪,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归属和对服务价值的认同,我们终将是一个观望者,而我,想成为公司发展的亲历者,想成为行业服务的引领者,也相信所有客服人的努力,都最终会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诺亚方舟。这也许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梦想。
作为一名从业12年的“老”客服人,我时常告诉自己:生活虽然很沉闷,但是跑起来就会有风。相信只要心中有阳光,脚下必定有力量。
现在我也想告诉你:人生,就是一场自我与自我的较量。乐于分享、 敢于坚持、 勇于创新,“老”客服人,一样可以拥有“新”客服力量。
去年有一首火爆网络的歌曲,叫做《孤勇者》,每个人都有一种英雄情怀,我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成为孤勇的英雄,但是,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呢?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呢?
作为一名老客服人,我会坚守自己平凡的岗位,并且为新进者尽心尽力,发挥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