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托起贵阳“党建红云”
来源: 时间:2016-11-21
前段时间,贵阳市在党建APP、微信公众号和网上开展 “重走长征路·重温革命史”主题宣传月活动,共吸引党员干部68895人次踊跃参与,受到网友点赞78849条。在“互联网++”的时代风口上,大数据托起贵阳 “党建红云”,正成为一道令人注目的新风景。
近年来,贵阳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开发建设从“云”到“端”的智能化平台——贵阳“党建红云”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决策水平、联系服务群众、强化权力监督、推动组织工作创新,持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取得了打造“智慧党建”的新突破、新成效,受到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的充分肯定。
“两学一做”强支撑
如何推动党建工作精准发力?如何使“党建红云”平台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打造贵阳“智慧党建”必须解决的“痛点”。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党建红云”平台包括党建APP(即贵阳“两学一做”APP)、干部管理、视频云服务、党员干部教育、党务公开、领导干部个人诚信6大应用系统。平台通过数据留痕,汇集各类分散孤立、实效性不强、没有形成有效关联的党建工作条数据,形成相互关联的块数据,实现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横到边、纵到底”的数据采集、分析、查询、追踪和应用,为科学研判党建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据统计,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贵阳市共有6.5万名党员干部使用党建APP开展学习,占全市在职党员人数的94.2%,APP已成为全市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交流的“移动图书馆”和“掌上知识库”。将党建APP里“学习动态”“身边好党员”两个模块的管理权限开放给市属23家党(工)委,依托云端实现多后台管理,各党(工)委自主挖掘素材、自主采写审核发布动态信息400余条,实现总阅读量3万余次、点赞量3800余次,判断出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党建工作形式。
“党建红云”平台运行情况表明,数据督导、数据督学的效果正日益显现。党员参加学习问答的行为数据自动留痕,系统自动计算个人答题率;各单位组织使用党建APP、督促党员使用党建APP的情况,作为党组织评先选优的参考内容;各级党组织和所属支部党员使用APP学习情况和答题情况,系统后台自动进行统计,贵阳市委党建办不定期在全市进行通报;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增加查看考察对象使用量3万余次、点赞量3800余次,判断出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党建工作形式。
&nb党建APP的情况和个人答题率,数据督学效果明显。
同时,通过对全市党员干部使用党建APP生成的400万余条行为数据,初步研判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进展和成效,有效实现对各基层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的分类指导。
科学决策大参考
事实证明,“党建红云”已成为贵阳决策层的重要参考。通过对全市8714个基层党组织和18.6万名党员数据库、领导干部信息库的集成管理和滚动更新,分析研判党员干部队伍组成和变化情况、基层组织的党员组成情况,按照不同统计需求分类进行数据统计,为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管理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通过参加党建APP“学习问答”的数据发现,每日上午7点至9点是全市党员干部在线参加学习的峰值时段,体现出党员干部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积极开展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通过党员干部教育系统平台采集的党员干部学习数据,判断党员干部参加理论学习和培训的频度、内容、覆盖面等,分析查找学习培训的薄弱环节,帮助科学制定党员干部培训规划。
随着“党建红云”运用的普及,各基层党支部组织党员通过手机APP在线上参加“通过参加党建APP“学习问答”的数据发现,每日上午7点至9点是全市党员干部在线参加学习的峰值时段,体现出党员干部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积极开展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通过党员干部教育系统平台采集的党员干部学习数据,判三会一课”,通过云端会议解决党员集中学习难以组织的问题,实现了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正常化。
服务群众新平台
建设“党员志愿服务平台”,是打造贵阳“党建红云”的重要一翼。
平台通过党员志愿服务超市汇集受助者、项目发布者的相关信息,自动实现志愿者与服务需求精准匹配,使有困难的群众及时得到党员志愿者的帮助。例如,通过“驻村工作”模块,网上收集汇总驻村干部每日工作实际,在线为驻村干部释疑解惑,有效解决了以往驻村工作中“两头不见人”、“驻不下,干不好”等问题,实现用大数据推动驻村干部“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帮助驻村干部成为农民群众眼中的“政策通”和“土专家”,给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驻村模块上线运行三个多月来,共收到驻村干部上传工作记录22651条、工作场景图片2万多张;驻村干部网上提交问题145个,辅导师解答140个,回答率达96.6%;驻村干部为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办实事好事300余件,协调项目32个,协调资金208万元,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赞誉。
助驻村干部成为农民群众眼中的“政策通”和“土专家”,给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党建红云’平台运行以来,拓宽了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渠道,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同时打通了联系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建工作变得更加智慧、精准、科学,为我们运用大数据手段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规律积累了宝贵经验。” 市委党建办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