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巧用“大数据” “清风”遏“四风”
来源: 时间:2016-11-01

    今年国庆前后,昆山市开展“清风行动”,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遏制隐形“四风”、变形“四风”。此次“清风行动”,自查自纠与纪委督查结合,“大数据”运用与实地走访联手,覆盖面更广、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

 
  出动——16个部门7个督查组
 
   9月中旬,昆山市纪委制定下发《关于中秋国庆期间开展“清风行动”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后,市财政、审计、税务等16个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风行动”。16个部门组成7个督查小分队,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全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督查。
 
   7个督查小组分工明确、有序推进。昆山市财政局小组重点督查党政机关的津贴发放、工会费使用等情况;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则全面督查公车的配备、使用;市商务局重点关注发卡机构和旅游社;市教育工委则对下属学校各类开支情况进行检查。此外,昆山市级机关工委、国资委针对机关、国企进行重点检查。各个小组在进行节假日专项严查的同时,还对“五一”“清风行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督促检查工作出实效。
 
   深查——3万条票据100余个目标
 
   每逢节日,公款吃喝、购卡购券、公款旅游等问题成为督查的重点。今年9月,在开展“清风行动”之初,昆山市纪委创新工作方法,运用好税务、市场监管、旅游等部门的“大数据”,调取全市38个发卡机构、38个旅行社的3万余条开票记录,进行仔细排查、按图索骥。在密密麻麻的开票记录中,工作人员梳理出100余条涉及各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开票记录,并进行逐一盘点。这一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清风行动”更具针对性。
 
   线索筛选是第一步,查清查实是关键。针对“疑似问题票据”,昆山市纪委采用各单位自查自纠、纪委重点督查的方式进行。相关单位针对开票记录一一查实说明,确保笔笔票据有依据、合规矩。市纪委在各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作重点督查,仔细排查隐形“四风”问题。
 
   查实——长假前后30天无间隙
 
   国庆前夕由昆山市财政局、审计局、总工会、人社局组成的专项督查组先后对该市文广新局、市供销总社、市体育局三家单位进行抽查,重点对各单位经费使用、福利发放、制度执行等情况进行查看,并了解核实相关情况。
 
   一边是对单位的重点检查,一边是对企业的严控把关。9月中旬至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