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多举措助力大数据产业融合 促进大数据产业全面发展
来源: 时间:2016-11-01

   当前,大数据产业方兴未艾,各地纷纷建立大数据产业园区,政府数据开放的社会知晓度和公众参与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厦门市于2015年8月颁发了《厦门市大数据应用与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5月,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作为主办单位正式启动2016厦门大数据大赛,和讯福建就厦门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及本次大赛相关问题采访了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软件服务业处处长林琪梅。

 
  大数据大赛推动产业升级 走向国际化
 
  林琪梅表示,厦门市大数据应用和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空间巨大。但是发展过程中却面临技术力量短缺,人才稀缺等核心问题。举办本次大赛,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拓宽就业渠道、发现高端人才。一方面,参赛者及相关研究者通过大赛,全方位的了解更多大数据相关企业信息和人才需求,发现更多就业职位;另一方面企业和人才通过大赛零距离接触,帮助企业挖掘大数据人才,为企业输送高品质人才。二是推动产业升级,展示创新风采。为大数据应用产业探索创新的应用模式,为厦门市信息化产业发展营造氛围,进一步促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
 
  2016厦门大数据大赛是厦门市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大数据大赛,面向全国发起,各类数据企业、全国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大数据爱好者均可参加。全新的比赛形式实现企业和人才的零距离接触,为企业发现高端人才提供了平台,为参赛者了解企业提供了机会。下一届比赛希望能延续本次大赛的优势和特点,更加注重人才吸引和挖掘,从大赛举办规模到组织协调机构等各方面都能走向国际化。
 
  整合大数据产业链多方推动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
 
  “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虽然取得显著进展,但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林琪梅说,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产业生态环境有待完善,高端人才和实用人才缺乏等多方面因素在督促厦门大数据产业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厦门将从多方面推动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首先,在加强组织协调上发力。今年5月,由易联众(300096,股吧)、美亚柏科(300188,股吧)、科技谷等九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厦门市大数据产业协会,协会聚集了厦门市具备大数据资源和技术研发、应用开发与服务运维经验的企业,通过在企业之间建立横向联系,旨在整合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厦门大数据产业的协调发展。此外,还设立了市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厦门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提供决策咨询。推动大数据应用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加强规划实施管理,构建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确保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位;统筹协调、跟踪了解、督促检查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其次要完善政策措施,制定落实相关政策。为此,厦门市统筹安排市信息化专项资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资金、市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扶持资金等相关产业资金,向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倾斜。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软件和信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关注厦门市大数据产业,从不同层次和阶段扶持大数据产业发展,满足大数据产业不同类别企业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最后,在建立人才体系上,加强政府、企业、高校、社会之间的联合合作,构建完备的人才体系。引导在闽、在厦高校开展数据科学和大数据专业学历教育,依托社会化教育资源,提高大数据产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完善干部培训内容,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的管理人才。梳理人才缺口,逐渐完善“海纳百川”人才政策,引进大数据技术人才。
 
  推进大数据融合共享 发展空间巨大
 
  厦门市是国家信息消费、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服务外包等试点示范城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厦门市的十大千亿产业链之一。目前更是在积极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大数据产业发展基础夯实、优势突出,主要水平。完善干部培训内容,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的管理人才。梳理人才缺口,逐渐完善“海纳百川”人才政策,引进大数据技术人才。
 
  推进大数据融合共享 发展空间巨大
 
  厦门市是国家信息消费、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服务外包等试点示范城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厦门市的十大千亿产业链之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厦门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应用全国领先,厦门市一直注重信息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与完善,拥有全国领先水平基础网络设施。二是政府信息开放共享起步较早,厦门市在多年前已意识到政府部门各自业务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率先在全国启动了政务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市级平台的建设,建设法人、市民、空间等全市集中的数据库,在大数据共享开放以及应用上具有基础优势。三是大数据产业链相关企业不断涌现。大数据产业在厦门日渐兴起发展,涌现了如美亚柏科、科技谷等大批相关领域企业。四是厦门拥有国内一流的产业园区。当前厦门形成了市区联动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空间布局。软件园二期获评“2014年度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军产业园区”称号。软件园三期可容纳超过4000家企业和20万人,承载北斗、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生产的产业基地。
 
  目前,厦门市在全国率先集中规划、建设和运维全市信息资源,初步建成政府大数据共享资源库,形成“2244”数据共享开放格局。即2个平台(数据共享平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2张网(政务内网、政府外网),4个库(市民库、法人库、空间库、信用库),4朵云(政务云、交通云、教育云、医疗云)。政府大数据应rdquo;称号。软件园三期可容纳超过4000家企业和20万人,承载北斗、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生产的产业基地。
 
  目前,厦门市在全国率先集中规划、建设和运维全市信息资源,初步建成政府大数据共享资源库,形成“2244”数据共享开放格局。即2个平台(数据共享平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2张用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在数据采集、共享和开放均取得显著的效果。有效拉动了大数据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已经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