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大数据引领,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业态
来源: 时间:2015-12-25

 

 
《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提出,坚持大数据引领,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业态,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推进大数据产业领先领跑。围绕“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构建大数据全产业链。以贵州大数据综合实验区、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为载体,集聚大数据技术成果,形成大数据企业集群,全面提升大数据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大数据技术创新能力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提出,坚持大数据引领,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业态,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推进大数据产业领先领跑。围绕“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构建大数据全产业链。以贵州大数据综合实验区、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推进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大数据交易所建设。大力发展数据中心、软件与服务外包等新业态。加快培育1-2家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数据企业,10家左右国内先进的大数据应用、服务和产品制造企业,规划建设大数据清洗加工基地、大数据安全产业基地、大数据软件园,力争大数据及关联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
 
(二)做大做强现代制造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和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壮大军民融合产业,促进汽车工业、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壮大。实施千亿级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延伸医药产业链,形成大型企业集团、打造知名品牌,打造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推动具有核心竞争力、创新力的制药企业开展大数据研发和应用。按照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目标,加快对磷、铝、特色食品等传统资源型产业的信息化、服务化、绿色化改造,推进行业整合和品牌提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探索建立产业园区间综合性数据交换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企业研发、生产、营销与数字化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实施百亿级企业培育工程。
 
(三)做大做新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深化互联网金融特区“前店后厂”模式,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贵阳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力争建成西部科技金融创新城市和互联网金融创新城市。大力发展呼叫服务和电子商务“两务”产业,围绕打造“黔中声谷”,加快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基地建设,确保实现20万坐席目标。围绕建成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加快智慧商圈、社区电商、跨境电商发展,建设一批有影响的电商小镇。大力发展智慧旅游,突出抓好山地旅游,重点打造青岩古镇、天河潭等一批精品景区,完善星级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推进“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优势服务业,着力发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推进服务业体制机制、政策、业态、技术和内容创新。
 
(四)做特做精都市现代农业。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利用电子商务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拓展网络销售渠道,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以发展精致农业为方向,强化对台农业合作,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打造农旅综合体、美丽乡村旅游度假区、观光农业园区和休闲农业示范点,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安全监督检测网络。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进贵阳山地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区建设,打造集技术创新、成果应用、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和信息支持为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创新服务体系。
 
打造大数据发展全产业链
 
贵阳市工信委常务副主任唐振江:
 
打造大数据发展全产业链
 
“‘十三五’期间,贵阳将以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为纲领,实施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以大数据为主要抓手,推动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贵阳市工信委常务副主任唐振江说。
 
近年来,贵阳在大数据发展上动作不断,创新提出了“块数据”理论、制定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明确的实施路径,成立了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众筹金融交易所,举办了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数博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下一步,贵阳将牢牢抓住大数据的核心领域不放松,按照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三个层级来发展大数据产业,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全服务链、全治理链,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规则创新,抢占大数据发展制高点。到2020年,实现大数据产业总量规模3500亿,建成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大数据安全试验场,建成‘中国数谷’。”唐振江说。
 
在核心产业方面,贵阳发展大数据交易产业、数据中心产业、大数据加工业、大数据安全产业等。依托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数据交易企业,开展数据商品交易,打造全国大数据交易中心。支持数据中心服务商为各行各业提供数据存储服务,促进形成全国性条上数据在贵阳的块上集聚。推进块数据资源的采集和商品化,加强数据加工、清洗、脱敏、建模、分析、可视化等领域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推进大数据安全产品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提升大数据安全服务保障能力。
 
在关联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智能端产品,发展电子商务。统筹产业布局,加快呼叫中心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基于呼叫中心的业务流程外包(BPO)服务和信息技术外包(ITO) 服务。
 
在大数据衍生产业方面,培育发展互联网金融、工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现代服务业大数据等新业态。
 
同时,以高新区为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的核心区,并联动经开区、综保区、航空港区,依托数据中心,发展端产品制造、芯片与集成电路、大数据软件、大数据金融等“1+N”的产业生态体系;各区县市重点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建设“D-Guiyang”块数据资源汇聚平台,打造大数据交易平台、金融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同时,积极推动大数据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建成一批大数据创客产业园、技术研发中心和众创空间,将创新要素和资源不断引入贵阳,打造全国大数据创业创新首选地。
 
创新活力迸发
 
转型升级取得突破的五年
 
回望“十二五”,贵阳市创新活力迸发、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驱动力不断增强,大数据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数据中心产业初见成效,中电乐触、高新翼云、翔明科技等一批第三方数据中心已建成并投运。呼叫中心产业快速发展,引进华云、华唐等服务商,建立多个呼叫中心示范基地,支付宝、蚂蚁金服、当当网、海航等企业入驻。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不断壮大,引进优步、亿赞普等知名企业落户,培育了朗玛、东方世纪等本地企业。
 
大数据平台创新领跑全国,率先建立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全域免费WiFi上网城市、块数据汇聚D-Guiyang平台、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大数据博览会等产业创新平台。“块数据”城市加快建设,建成了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等引领性平台,获批创建大数据综合试验示范区、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0家。
 
大数据应用深入推进,推动政府治理大数据、民生服务大数据应用。实施“数据铁笼”计划、大数据综合治税、政府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等工程,大幅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以现代制造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加快发展,奇瑞轻型客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吉利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以金融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劲,贵州金融城基本建成,大数据金融、众筹金融、移动金融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现代商贸业提质扩量,电子商务、呼叫服务、物流快递等快速发展,会展经济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50%以上。
 
以山地为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菜、果、茶、药、畜、禽、蛋、奶八大优势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小孟工业园、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要工业园区相继建成,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从无到有、加快发展,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集聚效应更加凸显。
 
八旬老人借力众筹圆梦
 
在不久前闭幕的世界众筹大会上,88岁的邸刚带着自己的专利发明参加了全民众筹大赛,成了贵阳“创客”大军中的一员。
 
20世纪70年代,邸刚从东北来到贵阳,现已在贵阳工作数十年。在贵阳期间,邸刚研究了十多年的一项发明没有找到“出路”,听说贵阳正在举办众筹大赛,只要有好的想法和项目,就可以通过众筹大赛筹人筹智筹资源,这让邸刚动了心。
 
邸刚的发明,是一种简繁两体字通用输入法,命名为“贵阳码”。“2005年,我们申请了第一次,当时自己研发的五笔字根有600个多,因为字根多、记忆难、不实用等因素,最终没有申请成功。”邸刚说,随后的七八年里,邸刚和老伴一直在进行项目优化,于2012年成功将600多个字根减少到120个。与当前网络上常用的五笔输入法相比,“贵阳码”减少了记忆量、输入汉字速度更快。借助众筹大会平台,邸刚的发明找到了v>
 
邸刚的发明,是一种简繁两体字通用输入法,命名为“贵阳码”‘出路’。
 
邸刚“圆梦”得益于贵阳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十二五”以来,贵阳以金融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劲,金融体系日趋完善。“现在人们只要说到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已经绕不开贵州、贵阳。”贵阳市金融办主任罗佳玲说。
 
2014年,在全国其它城市还没有成熟的互联网金融产业规划时,《贵阳市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划(2014—2017年)》率先发布;2015年,贵阳市先后成立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大数据征信中心、大数据资产评估中心以及众筹金融交易所,形成大数据金融、众筹融资等在内的多种互联网金融业态。如今,贵阳正以大数据产业发展为龙头,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众筹金融,将贵阳打造成为西部科技金融创新城市和互联网金融创新城市。
 
“十二五”期间,贵阳的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并在全国创造了多项第一。
 
2013年9月8日,贵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揭牌,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2014年3月27日,在第四届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大会暨IDC产品展示与资源洽谈交易大会,贵阳被评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
 
2014年5月14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印发《贵阳大数据产业行动计划》。
 
2015年2月12日,工信部批准创建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发展集聚区正式“落户”贵州。
 
2015年4月14日,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在贵阳成立,为大数据交易提供一个公平、可靠、诚信的数据交易环境。
 
2015年4月17日,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在新闻发布会上,《块数据——大数据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一书首发,贵阳提出创新性发展理念:将“条数据”在区域的块上融合集聚而成“块数据”,推动大数据产业跨越发展。
 
2015年5月1日,贵阳全域免费wifi项目一期投入运行。
 
2015年5月24日,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年会举行,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将揭牌。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建立。
 
2015年5月26日至29日,全球首次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峰会和展会——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举行。
 
2015年7月15日,科技部正式函复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支持贵州省开展“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建设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