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以大数据为引领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来源: 时间:2015-10-23

    贵阳国家高新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和人才特区。

    贵阳国家高新区起步在乌当新添园区,拓展在观山湖区金阳园区,发展在白云区,目前已形成横跨三区发展格局。贵阳国家高新区与贵阳综合保税区、白云区实行三区统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等融合发展。

    走在贵阳高新区,拔地而起的栋栋高楼令人目不暇接。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园、西部研发基地、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新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和人才特区。

    贵阳国家高新区起步在乌当新添园区,拓展在观山湖区金阳园区,发展在白云区,目前已形成横跨三区发展格局。贵阳国家高新区与贵阳综合保税区、白云区实行三区统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等融合发展。、大数据产业园、中国西部众创园播种吧……一个个机构相继在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5月召开的贵阳大数据博览会上,马云、马化腾、雷军、周鸿祎等互联网界“大腕”齐聚峰会,共话“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安全与发展。马云说未来最大的能源是数据,马化腾说“互联网+”是一种能力,雷军认为挖掘大数据的商业模式是当务之急。

    今年以来,贵阳高新区以大数据产业为引领,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按下产业发展“快进键”,全力守底线走新路,经济发展呈现活力增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增比进位的良好态势,跑出了转型升级“加速度”。

    大数据引领

    上半年,贵阳高新区就聚集了太极智旅、戴尔、博科、世欣蓝汛等225家大数据企业,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25亿元。预计到2017年底,高新区大数据产业总量规模将达到600亿元,成为转型发展的生力军。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阳高新区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视察,他指出,“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总书记明确要求贵州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8月6日,在贵阳市白云区委暨高新区、综保区党工委工作会议上,贵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综保区党工委书记、白云区委书记杨明晋响亮提出,贵阳高新区要以“守底线、走新路,在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中当‘急先锋’、做‘顶梁柱’”为总要求,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地抓大数据,走出一条以大数据为龙头引领创新驱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

    自我省和贵阳市做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决策部署以来,贵阳高新区积极推进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创建,开展大数据发展综合改革试验,着力打造大数据发展的战略策源地、政策先行区、创新引领区和产业聚集区。全力推动“一廊、四园、八平台”建设,打造从大数据研发到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处理、应用到智能终端产品的制造等大数据全产业链,探索从“内容中心”到“服务中心”到“金融中心”的链条式发展。其中,贵阳高新区金阳园以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为依托,推进了107万平方米的大数据广场建设,全力打造大数据产业聚集高地。目前,该区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平台、大数据人才支撑平台、大数据应用交流展示平台等已建成投入使用。

    同时,贵阳高新区积极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1+N”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做强做大大数据产业。目前,该区依托数据中心,加快发展端产品制造、呼叫中心和服务外包产业、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电子商务产业、工业设计与软件服务业、大数据金融等相关产业。按照新型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新型化的要求和“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模式,积极引入大数据,通过技术改造、市场营销、产业延伸、资产重组等多种手段,促进传统产业提速增效、转型升级,把传统制造提升成大数据端产品和新材料制造,把传统医药食品产业改造提升成大健康、新医药、绿色食品产业,把传统商贸流通产业改造提升成电子商务、大数据物流,按下了产业发展的“快进键”。

    在数据中心方面,贵阳高新区重点推动特色化、定制化和分布式的数据中心建设,充分利用贵阳云计算中心,鼓励企业利用云计算、绿色节能等先进技术进行整合、改造和升级,建设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争取列入国家百项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和国家云计算服务采购试点示范。目前,已建成中电高新、高新翼云、翔明科技等一批重点数据中心,初步形成2万台服务器规模,力争在未来3至5年达到20万至30万台服务器规模。

    在电子商务方面,贵阳高新区依托大健康、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推动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建设大数据农业电商馆,加快聚集农业电商企业,抢占农业大数据市场。以TFT液晶面板项目为支撑,打造端产品制造基地,促进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智能终端、面板等高端硬件制造业发展,以整体带动高新区现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预计到2020年,贵阳高新区端产品制造业产值可达到380亿元。

    2014年以来,高新区已聚集大数据及关联企业535家,大数据产业规模达200亿元。

    开放带动

    围绕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两大战略,贵阳高新区积极打造开放创新平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渠道、立体化的开放体系和创新体系,努力在贵州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中做“急先锋”、当“排头兵”。

    贵阳高新区依托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这个核心载体,全力打造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核心区、展示区和引领区。借助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贵阳高新区流动和配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协同创新,把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进一步做实做好。

    8月28日,贵阳高新区在北京召开“大数据招商引智再出发·高新区项目对接会”,分别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中传未来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水木华通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书。未来,“国家职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分中心”、“国家健康大数据产业园”、“智慧交通西南中心”等一批项目将有望在贵阳高新区安家落户。

    “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对高新区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从去年7月到今年8月,已经累计接待了692场24000余人次参观,全方位展示了贵州、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开放是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的重要措施,对于高新区而言,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就是招商引资和区域合作。”贵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昌祥说。

    据了解,贵阳高新区正全力抓好招商安商这项核心工作,用好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贵阳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开展好大数据“1+N”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参观,全方位展示了贵州、贵阳把北京、深圳作为最重要招商合作目的地,重点引进大数据处理、挖掘和清洗有关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大数据上下游相关企业聚集。同时,深化京筑合作,借助中关村效应及企业境外发展需求,引进一批产业项目落户生产,形成北京研发中心+贵阳高新区生产基地的互赢模式。

    创新驱动

    目前,贵阳高新区已聚集了各类企业近8000家,创新创业人才5万余人,聚集了翰凯斯(Flex)、斯凯威等全球知名的创客团队100多个,已成为全省创新创业人才最集中、创新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区域。

    贵阳高新区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完善创新体系,聚集创新要素,夯实创新平台,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快出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文件及系统规划,积极发挥贵州科学城的聚集效应,培育和引进高水平研发机构,推进贵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济南大学科技园建设。依托贵州科学城,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孵化园、大数据广场的空间,打造中国西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谋划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所,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强化服务配套建设,把贵阳高新区打造成中国西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最优的地创新要素,夯实创新平台,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快出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文件及系统规划,积极发挥贵州科学城的聚集效应,培育和引进高水平研发机构,推进贵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区。

    人才是创新的基石,创客、极客是未来发展最具活力、最关键的因素。贵阳高新区依托贵阳国际人才城,对外打通与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国际人才城的高层次人才通道,对内打通与贵阳花溪大学城和清镇职教城的中初级人才通道,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加快高层次人才公寓建设,全面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建设贵阳大数据·创客公园,打造中国西部众创园,打造“种子(播种社区)—苗圃(哺育社区)—孵化器(孵化社区)—加速器(加速社区)—产业园(产业化社区)”的孵化及产业培育链条,出台《创客十条》政策,最高扶持100万元,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和创客天堂。

    “中国西部众创园”是高新区实施打造的创新创业示范工程,包含贵阳大数据·创客公园、“新三线”梦工厂、中小企业孵化园三个园区,形成了从种子、苗圃、孵化、加速器到产业园的完整产业链。高新区对外开放创客空间已达12万方,拥有联合制造、火炬青年社区等10个空间,吸引了一大批创客团队入驻。

    接下来,高新区还将继续为创客营造更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文化氛围,集聚各种创业所需要素,加强天使投资、金融服务等。同时加强园区硬环境打造,建设大数据创客公园。高新区还将成立创业导师团,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培训。进一步扩大创客基地空间,补齐创客产业链条,突出高新区特色,从大数据产业着手,把创客经济推向新高潮。

    政策保障

    高新区出台《大数据产业招商引智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创新十条政策(试行)》等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作为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引领发展、创新发展的战略先导区,贵阳高新区最近出台了《贵阳国家高新区大数据产业招商引潮。

    

    此外,贵阳高新区已出台的《贵阳国家高新区、贵阳综保区、贵阳市白云区促进科技创新十条政策措施(试行)》(钻石十条)、《贵阳国家高新区关于支持众创空间建设促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试行)》(创客十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资助、房租补贴、青年人才公寓入驻等方面给予支持。

    《创客十条》明确项目落地给予10万至5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项目运营前3年分别给予100%、70%、30%场地租金补贴。知识产权上首件发明专利资助2万元,获贵州省级资助5万元。项目融资上给予10%的风险补贴,单笔补贴可达50万元;给予50%贷款利息及担保费用补贴,单年可达100万元。人才集聚上,创办人给予3年免租金或低租金的青年人才公寓入驻支持;引进博士5年内按每月1000元标准发放生活津贴。

    p>

    《创客十条》明确项目落地给予10万至5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项目运营前3年分别给予100%、70%、30%场地租金补贴。知识产权上首件发明专利资助2万元,获贵州省级资助5万元。项目融资上给予10%的风险补贴,单笔补贴可达50万元;给予50%贷款;免费提供测试用云计算、云存储等服务。鼓励企业使用科技创新券,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单位或其它企业购买科技创新服务和技术成果。创业载体建设上,对国家级、贵州省级孵化载体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的奖励。促进导师团队建设,按每位导师3万元给予孵化机构工作补贴,每年补贴金额可达30万元。创业活动给予40%的活动经费补贴。每年每家机构资助额度可达50万元。

    近期,贵阳高新区还拟出台十条高新白云农业电商政策措施。该十条政策措施将包括项目落地、平台建设、配套措施等优惠政策,以加快推进高新白云农业电子商务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新白云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和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