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转售业务门庭萧条 用户缘何不愿尝鲜?
来源: 时间:2015-04-15

4与15日消息,自2013年底工信部启动移动转售业务试点以来,42家虚拟运营商用户总规模已突破百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费的降低,增加了用户选择权。但同时,宣传不规范、服务滞后等问题也逐步凸显,导致用户不愿尝试转售业务。

鲶鱼效应初显 市场争夺十分激烈

2013年12月,工信部启动移动转售业务试点,随着前后五批共42家移动转售企业陆续进入通信市场,根据公开数据,截至目前42家虚拟运营商发展用户总规模为400万。“虽然对于整体用户规模来说不足百一,但其引发的鲶鱼效应已初步显现”,就职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的王钰铮认为。

他指出,从市场反应角度,转售企业的鲶鱼效应不可小觑。一方面,转售企业的灵活定价模式被基础企业效仿,流量银行、流量转赠、流量不清零等做法已不鲜见。另一方面,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达到95%,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更是超过或接近150%,而这些区域也同时是转售试点的主要地区,这些城市往往会同时存在几十个经营主体,用户市场的争夺十分激烈。

虽然如鲶鱼搅动了市场,虚拟运营商的加入给传统的电信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根据用户调查显示,很多用户不愿尝试转售业务。其原因很多,有些已在当前的发展中暴露出来,“如服务薄弱、号码不识别等,有些则是对监管部门提出的要求,如监管不到位、企业退出后的用户善后问题等”,王钰铮介绍。

过度的宣传 砸了谁的脚

回过头来看这一年来虚拟运营商群体的发展,造成用户不愿意尝鲜的因素,既有一直存在的“批零倒挂”困扰,也有虚拟运营商自身的问题。

据了解,当前转售企业更偏重于对“低价、免费”等的营销宣传,而对后台业务运营系统能力的打造相对投入不足薄弱,个别企业甚至存在隐瞒限制条件、过度宣传免费和低价的情况,实质上是利用低价达到吸引用户,抢占市场的目的。

同时,一些转售企业后台支撑不到dquo;,王钰铮介绍。

过度的宣传 砸了谁的脚

回过头来看这一年来虚拟运营商群体的发展,造成用户不愿意尝鲜的因素,既有一直存在的“批零倒挂”困扰,也有虚拟运营商自身的问题。

据了解,当前转售企业更偏重于对&l位,系统难以实现业务宣传承诺,导致如“流量无限制转赠、套餐自由变更”等灵活服务难以实现。

王钰铮指出,目前多数转售试点企业大多不设实体营业厅,用户只能通过客服热线或网上客服进行咨询及投诉,一旦客服出现问题,极易导致矛盾激化。

同时,大部分转售企业需通过互联网办理业务,其电子版的用户协议同样具有契约作用,但个别企业网上营业厅用户协议中存在不规范条款,用户协议中对用户信息保护条款缺失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对此种种影响用户有意愿尝试转售业务的问题,作为主要从事电信服务监管研究的王钰铮认为,随着试点不断推进,政府从准入到事中事后监管的责任更加突出,应超前考虑试点企业的服务承接方案,试点中后期以服务履约、善后预警为主。

“由于转售企业退出成本相对较低,试点中后期可能退出市场,监管部门需提前细化转售企业用户善后安置的工作要求,明确基础企业和转售企业各自职责。同时,转售企业用户协议中应明确协议终止相关条款,避免未来转售企业退出市场时发生群体性事件”王钰铮表示。